英国疫情好消息:新冠病亡率低于流感
壹→ 新冠病亡率低于流感:统计分析显示,自新冠疫情以来,英格兰感染新冠后的死亡比例首次“较为稳定地低于季节性流感”。当前英国的流感致死率为0.04%,而新冠感染者的死亡率约为0.035%。每10万例Omicron感染中死亡35例,同等数量的流感感染导致40例死亡。

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死亡率相对甲型流感更高,但具体情况受人群特征和时期影响。甲型流感的死亡率通常较低,一般低于0.1%。其致死风险多集中于高龄、慢性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但整体致死率显著低于新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死亡率在不同阶段和人群中差异较大。
叁→ 新冠病毒感染的死亡率确实更接近流感,而远低于SARS。以下是详细分析:新冠病毒与SARS的死亡率对比:SARS(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SARS疫情爆发期间,其死亡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在疫情初期,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疫苗,死亡率一度达到较高水平。
肆→ 死亡人数显著下降:英国疫情死亡人数在过去两周下降了62%,且下降速度在加速。7天死亡人数均值已经达到自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值,这表明疫情在致死率方面得到了有效控制。新住院患者人数快速下降:新住院患者的人数也在快速下降,7天平均值比前一周下降了48%。这一数据进一步证明了疫情在英国的缓解趋势。
伍→ 学会与病毒共处是我们未来几年需要长期做的事。美国日增人数开始下降,并不说明其国内的疫情即将结束。病毒不会自行消失,接种疫苗、研发特效药依旧是当务之急。其他新冠治疗药物进展美国默克公司的一种抗病毒药物,莫努匹拉韦药片可以将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住院治疗风险减少一半,并削减病亡率。
陆→ 他认为,英国的疫苗接种很成功,无疑降低了住院人数和死亡率,因此英国没有任何理由再实施封锁措施。他预测说:“我们正在追赶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在英国有效地遏制新冠传播。到下一个冬季,我们可以像应对流感一样应对它。”他甚至认为,英国可能会看到新冠疫情的终结,因为新冠疫苗比流感疫苗更有效。
天天说新冠病毒是大号流感,新冠的危害与普通流感相比如何?
壹→ 从死亡率上看,新冠相较于某些历史时期的流感可能较低,但从传播力和社会影响来看,新冠绝非大号流感那么简单。传播力极强:新冠病毒的R0值(基本传染数)远高于流感。流感R0值大约为2,意味着一个感染者在传染期内平均可以传染给2个人。
贰→ 新冠肺炎的危害要远比普通流感高得多。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新冠肺炎的致死率可以达到5/10000左右。然而普通流感的致死率只有只有1/10万~3/10万。如果简单对比的话,新冠肺炎的危害至少是普通流感的10倍以上,这就意味着新冠肺炎可能会给确诊患者带来更大的身体伤害。
叁→ 新冠病毒并非“大号流感”,其危害不容小觑。中国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是基于科学、全面且长远的考虑。首先,虽然新冠病毒的致病力在减弱,但其传播力和变异能力仍然强大。一旦放松防控,疫情很容易卷土重来,给医疗资源和公共卫生体系带来巨大压力。
肆→ 新冠不是大号流感,新冠重症概率不高。新冠不是大号流感: 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主要集中在患有基础性疾病的高龄人群,这表明其病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与流感存在显著差异。 奥密克戎病毒虽然具有高传播性,但其低毒力的特性并没有改变,因此不能将新冠简单地称为大号流感。
伍→ 误区:很多人认为新冠病毒只是大号的感冒,但实际上它与流感不同,可能会导致基础病的急性进展,并且感染后免疫屏障时间不长。因此,我们需要长期关注和预防疫情,不能轻视。 南北差异:目前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北方死亡率高、重症率高,而南方则相对较低。
陆→ 防护程度不同。如果一个人得了新冠病毒,不仅需要治疗,还要进行为期14天或者21天的隔离,避免对其他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危害,但是普通的大号流感的防护措施比较弱,一般情况下得了大号流感,吃一些治疗流感的药,在家多注意休息就可以了,其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非典是哪一年发生的
壹→ 非典的发生时间为2002年到2003年。SARS事件(英语缩写:SARS)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现在一般认为,此次时间最早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暴发,2003年1月底开始在广州流行,2月到3月达到高峰,随后蔓延到山西、北京、内蒙古、天津和河北等地。

贰→ 非典疫情始于2002年11月底,在广州首次被发现,随后在2003年3月初在北京迅速蔓延。这一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简称SARS),它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起的。
叁→ 非典是2002年发生的,2002年是马年(壬午年)。非典是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2002年是中国十二生肖的马年(农历壬午年)。马是中国十二生肖排行第七的动物,对应地支为“午”。
肆→ 非典是2002年11月初开始——2004年6月24日结束,历经两年的时间。非典最早是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顺德爆发的。最最严重的非典时间:2003年5月间,北京和香港的疫情最为严重。非典后期:2003年11月,广州再次出现零星病例。
新冠肺炎为什么致命性这么强
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导致患者死亡。高危人群风险更高: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或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脑梗塞、冠心病等)的患者,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肺炎。这类人群的免疫系统应对病毒的能力较弱,且慢性病可能加重器官负担,导致病情快速恶化。
贰→ 拿小白鼠做的实验证明:开始的只要25~50个感染得新冠原始病毒剂量单位小白鼠就会死亡,但是现在2000多的感染的密奥密克戎毒株剂量单位,才会致死小白鼠。现在,小白鼠肺部的感染病毒量比之前少了100多倍。而且,奥密克戎变异株在人体肺部的细胞复制效率比原始株低10倍。
叁→ 据《柳叶刀》权威研究揭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体内细胞因子风暴(CS)的高浓度,可能与病毒引发的异常免疫反应密切相关。CS并非疾病本身,而是免疫系统过度活跃的后果,它释放出大量的炎性因子,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崩溃,危及生命。
肆→ 这些炎性因子和化学介质在杀伤病原体的同时,也会对宿主自身造成严重的免疫破坏。新冠肺炎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往往会出现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的情况,这与细胞因子风暴密切相关。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启动一系列反应来抵御病毒。
伍→ 个体差异:不同人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和反应程度存在差异。即使在没有基础病的情况下,也可能因为个体差异而出现重症甚至死亡。病毒变异:新冠病毒不断变异,某些变异株可能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郭晓桐感染的可能正是具有较强致病性的变异株。医疗资源紧张:在疫情高峰期,医疗资源可能面临紧张局面。
陆→ 美国的新冠疫情较为严重,死亡人数高居世界第一,并且根据目前的趋势来看,死亡人数还在持续增加,如果疫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话,疫情导致的死亡可能会超过心脏病死亡人数。根据目前美国政府对新冠肺炎所采取的措施来看,新冠肺炎成为致死率第一的疾病的可能性非常大。
新冠最坏的结局
壹→ 新冠最坏的结局可能是全球范围内50%-70%的人感染,演变成另一场西班牙大流感。以下是对这一最坏结局的详细阐述:大规模感染:根据全球顶尖病毒学家、生物学家以及卫生领域专家的研究和模拟测算,新冠疫情最坏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全球50%-70%的人口感染。
贰→ 新冠病毒毒力减弱,变为大号流感且不削弱人体免疫系统 特点:这是最理想的结局。在此情境下,新冠病毒的毒力会显著减弱,对人体的危害程度降低,类似于季节性流感。同时,它不会削弱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得人们在感染后能够较快恢复,且不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叁→ 最坏的结局就是:全球已经失控,情势远未触底。毋庸置疑,疫情已使得进入全球失控状态,但情势远未触底。全球累计死亡人数超过六万,西方大国集体沦陷。很显然,全球几乎已经进入状态,这是人类自二战以后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肆→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院金东彦教授曾预言病毒最坏的结局,病毒将永远与人类共存,永不消亡。他还指出,历史上所有的冠状病毒都被削弱了,大多数其他人类病毒病原体也是如此,因为病毒的目的不是杀死人类,而是让自己活下去。就像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全球三分之一的人被感染,死亡率超过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