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Droid 新闻联播 濉溪临涣古镇茶香飘出新味道,非遗传承遇上青年创业潮

濉溪临涣古镇茶香飘出新味道,非遗传承遇上青年创业潮

淮北市濉溪县的一则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其焦点并非传统的工业项目或经济数据,而是源自千年古镇临涣的一缕独特“茶香”,这缕传承了六百余年的茶香,正悄然经历着一场由年轻力量主导的“风味”革新,成为濉溪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具活力的新篇章。

传统非遗,面临的时代考题

临涣古镇,因浍河而兴,更因独具特色的“棒棒茶”而闻名遐迩,用古泉泉水冲泡的六安茶梗,在传承多年的茶楼里,汇聚了四乡八邻的茶客,构成了濉溪乃至皖北地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临涣茶馆习俗”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价值不仅在于茶水的滋味,更在于它所承载的社交功能、民间信息交流与慢节奏的生活哲学。

与许多传统技艺一样,临涣棒棒茶的传承与发展在新时代下面临挑战,固定的客群逐渐老龄化,消费模式单一,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有限,如何让这项非遗“活”在当下,而不仅仅是“存”于名录,成为摆在濉溪文化工作者和当地民众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青年返乡,“茶香”里的创业蓝海

令人欣喜的是,最新的动向显示,一批有见识、有闯劲的年轻人正在将目光投向这片古老的土地,他们不再将临涣的茶文化仅仅视为一个被保护的标本,而是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业潜力和文化创造力。

“90后”返乡青年李伟的“茶香新舍”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他在保留了老茶馆原有风貌和核心顾客群的基础上,对空间进行了微改造,引入了更舒适的座椅、更明亮的灯光,并设置了非遗文化展示角,用图文和实物讲述棒棒茶的历史与故事,他创新开发了“棒棒茶”便携茶包、结合本地元素的文创产品,如印有茶馆俚语的茶杯、帆布袋等,让古老的茶文化能够以更轻盈、时尚的方式被游客带走。

另一位创业者张悦则专注于“茶饮+”模式的探索,她开设的“浍畔茶叙”不仅提供传统的棒棒茶,还研发了数款以棒棒茶为茶底的新式调饮,融合了本地水果、花草,口味更贴近年轻消费者,她的茶空间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民谣音乐会、手作体验等活动,将茶馆从一个单纯的饮茶场所,升级为一个集社交、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

政府引导,构筑融合发展新生态

这股青年创业潮的兴起,离不开濉溪县政府的因势利导,最新出台的《濉溪县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了对非遗项目产业化、鼓励青年文创人才创业的扶持政策,包括提供创业补贴、减免租金、协助宣传推广等。

县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正着手打造“临涣茶旅”精品线路,将散布于古镇的各色茶馆、历史遗迹、民俗体验点串联起来,并计划举办“临涣茶文化周”,邀请网络达人、文旅博主前来采风,通过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这些举措,为青年创业者的项目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舞台和客源基础。

“新味道”背后的深远意义

临涣古镇“茶香”飘出的“新味道”,其意义远不止于商业上的成功,它标志着濉溪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上,找到了一条更具可持续性的路径。

它实现了非遗的“活化”传承,青年创业者的介入,让棒棒茶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而是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可消费、可体验、可传播的活态文化,这吸引了更多年轻人了解、甚至学习这门技艺,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

它推动了文旅产业的提质升级,传统的观光游正在向深度的文化体验游转变,游客来到临涣,不再只是走马观花,而是可以坐下来,品一杯改良的新茶,参与一场文化活动,购买一份独特的文创,延长了停留时间,拉动了综合消费。

濉溪临涣古镇茶香飘出新味道,非遗传承遇上青年创业潮

它激发了乡村(古镇)的内生动力,青年人的回归与成功,改变了人们对乡村“落后”“闭塞”的刻板印象,展示了乡土文化在创意赋能下的巨大价值,为濉溪其他乡镇的振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濉溪临涣古镇正上演的这场“茶香”变革,是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灿烂火花,是青年智慧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这则最新的“新闻”,不仅关乎一个古镇、一种茶饮的变迁,更折射出濉溪这座古城在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与发展雄心,随着更多创新元素的融入,这杯历久弥新的“棒棒茶”,必将散发出更加诱人、更加多元的馥郁芬芳。

濉溪临涣古镇茶香飘出新味道,非遗传承遇上青年创业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lectrodroid.cn/xwlb/5120.html

作者: aap8486

下一篇
http://electrodroid.cn/zb_users/upload/2025/10/20251023062049176117164944779.jpg

房卡必备教程“微信牛牛链接房卡在哪里弄”详细房卡教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