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依照国家及省、市相关工作部署,例行发布了最新一期的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告,这份公告不仅是一组数据的呈现,更是我市进入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体系持续高效运转、对市民健康高度负责的集中体现,在当前全球疫情复杂演变、国内局部地区仍有散发病例的背景下,连云港此次疫情公布,为我们理解当前防控形势、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提供了权威的指引。

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近期连云港市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报告病例主要以季节性流感、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常见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为主,这与全国同期传染病流行趋势基本吻合,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最新情况进行了明确说明,自“乙类乙管”政策实施以来,我市已建立起更科学、更精准的疫情监测预警体系,最新数据显示,我市新冠感染报告病例数维持在低水平流行状态,未发现规模性反弹迹象,且变异株监测结果显示,主流毒株仍属于奥密克戎家族,其致病力未发生显著变化,这表明,通过前期大规模人群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所建立的免疫屏障,在当前阶段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这份最新疫情公布的背后,是连云港市公共卫生系统“平战结合”能力的持续彰显,我市并未因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而放松警惕,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常态化监测预警机制,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疾控机构加强了对哨点医院、学校、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的病原学监测力度,特别是对流感样病例和新冠病毒变异情况的跟踪分析,确保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疫情变化的蛛丝马迹,全市的医疗资源储备,包括床位、药品、检测试剂和救治设备等,均保持着动态充足的准备状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风险。
对于广大港城市民而言,这份疫情公告更像是一份及时的健康提醒,它告诉我们,虽然大规模封控、全员核酸已成为历史,但传染病的威胁并未完全消失,结合此次公布的信息,市疾控中心专家也向公众发出了几点核心健康提示:

坚持个人防护不松懈,科学佩戴口罩仍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在前往人群密集的密闭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自身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自觉佩戴口罩不仅保护自己,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勤洗手、常通风、注意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应内化为日常生活的自觉行动。
积极接种疫苗,构建免疫屏障,对于符合条件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等脆弱群体,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和季节性流感疫苗,是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疫苗接种的“防护网”织得越密,整个社会面临疫情冲击的韧性就越强。
关注自身健康,及时规范就医,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应密切观察,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避免带病上班、上学,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应立即佩戴口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告知医生近期活动轨迹和接触史,遵从医嘱进行治疗。
保持良好心态,不信谣不传谣,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网络上各种来源不明的疫情信息,市民应保持理性,始终以官方权威渠道,如“健康连云港”发布平台、连云港市卫健委官网等发布的信息为准,对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和过度渲染的所谓“内部消息”,要做到不轻信、不盲从、不传播,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连云港市此次最新疫情公布,是一次常规的信息透明化操作,更是新形势下完善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一个缩影,它传递出的核心信息是:疫情防控已进入“保健康、防重症”的新常态,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协同发力,作为这座城市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将防护意识融入日常,用实际行动守护好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共同巩固这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为连云港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健康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