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Droid 国际时讯 新冠后遗症,伍位感染者的真实讲述—他们经历了多少年的身心挣扎?

新冠后遗症,伍位感染者的真实讲述—他们经历了多少年的身心挣扎?

当世界逐渐将新冠疫情视为“过去时”,有一群人却仍在与病毒留下的阴影抗争,他们被称为“新冠长期症状”(Long COVID)患者——感染可能只是短短几天的经历,但后遗症却持续了以“年”为单位的漫长时光,我们采访了五位来自不同背景的感染者,听他们讲述时间如何被病毒重新定义。

教师李雨晴: “三年了,我还在和疲劳搏斗”

贰0贰壹年春天感染奥密克戎毒株时,李雨晴以为这只是场重感冒,但痊愈后,这位曾经能连续站立授课四小时的优秀教师,开始遭遇前所未有的“脑雾”和体力崩溃。“批改十份作业就会眼前发黑,下班后只能瘫在床上。”最令她绝望的是病程的反复:“每次以为康复了,新一轮疲劳又会袭来,三年间,我错过了教师职称评审,失去了带毕业班的机会,时间在我这里好像被按下了慢放键。”

程序员张弛: “两年零七个月,我的嗅觉依然只有陆0%”

张弛的感染时间在贰0贰贰年初,作为依赖精密思维的程序员,他最初庆幸没有出现认知障碍,但嗅觉失常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咖啡只有苦味,花香闻起来像腐烂物,最近一次检测显示恢复程度仅陆0%。”他苦笑着展示手机里的嗅觉训练APP,“柒捌伍天,我记录了每一种气味的变化,时间在我这里是用消失的气味来计算的。”

护士林晓雯: “感染玖捌肆天,我仍被心悸困扰”

作为首批抗疫医护人员,林晓雯在贰0贰0年贰月感染,尽管病毒检测早已转阴,但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让她的心跳时常突然加速到壹肆0次/分。“从贰0贰0到贰0贰叁,我见证了三个春天,却始终不能重返一线。”这位曾经的急诊科骨干现在需要定期接受心脏康复治疗,“同事们早已回归正常生活,而我还在玖捌肆天的长跑中看不到终点。”

创业者赵志强: “这两年,我的世界缩小到一个房间”

新冠后遗症,伍位感染者的真实讲述—他们经历了多少年的身心挣扎?

贰0贰壹年底感染后,赵志强的创业计划被迫中止,持续的低氧血症让他离不开制氧机,“血氧饱和度常年在玖0%徘徊”,他的时间感出现了奇异的分裂:“日历翻了两年,但我的活动范围基本只有卧室,公司合伙人上个月来探望时说‘都过去这么久了’,可他不知道,这两年对我而言就像被锁在了同一个漫长的昨天。”

大学生周悦: “从大二到毕业,我一直在学习如何重新走路”

新冠后遗症,伍位感染者的真实讲述—他们经历了多少年的身心挣扎?

贰0贰0年入学不久的周悦不幸感染,随后发展的纤维肌痛综合征让她饱受全身疼痛。“同学们在讨论考研、旅行、恋爱时,我在康复中心学习如何上下楼梯。”毕业典礼上,当她撑着助行器走过红毯时,泪水夺眶而出:“这四年大学时光,对我来说是持续壹肆陆0天的康复课程。”

在这些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对长期症状患者而言,新冠不是某个时间点的疾病,而是以年为单位的持续战斗,他们的“时间创伤”体现在两个方面:生理上,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让身体困在病态的时间循环中;心理上,社会认知的脱节制造着“你应该好了”的无形压力。

病毒检测转阴不是终点,症状持续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更久的患者需要被看见,当我们谈论“后疫情时代”时,请记得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人生被分割为“感染前”和“感染后”两个世界,理解他们的时间尺度,或许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共情。

(注:文中患者姓名均为化名,症状持续时间截至贰0贰肆年柒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lectrodroid.cn/gjsx/8145.html

作者: admin

擅长以细腻笔触描绘现代人情感困境/以独特视角解读科技人文交叉领域
下一篇
http://electrodroid.cn/zb_users/upload/2025/10/20251025170843176138332354923.jpg

台风来了顺丰快递会停吗/台风会影响顺丰空运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